宜昌彩盒定製廠-宜昌彩盒印刷中的常見問題與解決辦法
發布日期:2021-5-10 10:13:26 訪問次數:761
采用膠印方式印製瓦楞彩盒麵紙,可以獲得鮮豔的色彩、細膩的層次,但也會存在一些問題。為了獲得盡善盡美的效果,需要綜合考慮印前設計、印刷、印後加工等方麵。本文即對相關的常見問題及注意事項進行了歸納總結。
與設計有關的問題
采用膠印機印刷瓦楞彩盒麵紙時,在設計上的要求比較寬鬆,但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連續調圖案的密度分布要均勻,並要按色別區分掛網角度。主體色應為原色或間色,能利用專色的盡量不要設計成多色套印。
(2)含有大麵積實地套印的,不要再設計同色套印的細小圖案或文字。如果需要燙印,則設計的實地燙印麵積不宜太大,以免由於壓力不實而造成燙印漏白;燙印的文字也不宜太小,否則會糊字、糊版。需要印金的一般要設計成先印一層均勻的底色再印金。
(3)避免沿印刷方向設計長條實地,以免在串墨輥的串墨作用下使周圍的空白部分受到長條邊緣印色的影響。
(4)避免設計大麵積深暗色調的實地,因為膠印的墨層厚度不可能像網印那樣厚實,如果非要達到設計的那種深暗效果可能要印兩遍,這會給印刷和印後加工帶來麻煩。
(5)設計時條形碼不宜采用套印,且拚版時盡量將條形碼放在版麵中間或接近叼口的地方,因為左、右上角易出現甩角或起皺,特別是印刷麵積較大的紙箱麵紙時尤為明顯,這會使條形碼產生重影、變形。而且,條形碼的線條方向要盡量與印刷方向相同,因為印刷中橡皮布的擠壓變形主要發生在印刷方向上。最後還要注意成箱後條形碼要位於紙箱背麵或側麵的下方。
與印刷有關的問題
1.與膠印機有關的印刷故障
在用膠印機印刷瓦楞紙箱麵紙時,與膠印機有關的印刷故障較多,可以歸納為以下幾種。
(1)套印不準。套印不準的原因有多種,如機器的套印精度不夠,應當進行大修;橡皮布鬆動;印版版夾鬆動;機組之間紙張的交接不穩定;遞紙牙開牙、閉牙不良;開閉牙彈簧斷裂或油眼缺油、鏽死;在入機前紙張前沿受力不勻或紙的兩端被動進入叼牙,進入機組之間後,被動進入叼牙的紙張又被展平等。
(2)水杠、墨杠。一般都是由於水輥、墨輥的接觸壓力不勻造成的。此外,還要檢查墨輥和水輥的軸承是否卡死或隙動。印刷中還要注意水墨平衡的控製。
(3)網點增大或縮小,甚至丟失。
應從以下幾方麵著手檢查和解決:壓力是否合適;橡皮布是否老化或軋傷;印刷機各滾筒柱麵是否磨損或夾有油垢等異物。有規則的網點增大有可能是傳動齒輪缺齒或齒間夾有鐵屑、異物;滾筒軸承損壞,使網點橫向呈杠形增大,隨後又縮小;橡皮布彈力不良,或印刷壓力太大,超過了橡皮布的彈性限度,網點會出現有時增大,有時縮小或丟失,應更換橡皮布和襯紙;而滾枕上有太多的墨垢或異物,或橡皮布過寬,其一端高於滾枕時,會導致壓力不平衡,結果一端網點增大,一端網點縮小。
(4)粘髒打花。由於瓦楞紙箱麵紙的定量較高,一般在180g/m2以上,挺度高,卷繞性差,但反彈性強,容易產生粘髒打花現象,因此,在印刷機組中應根據模切位定位防打花裝置,必要時還可在過紙滾筒上對應於無墨或少墨的部位加墊海綿墊。另外,由於麵紙定量較高,印刷時紙張從叼牙中掉落的現象也較普遍,因此,在調節前規時要保證進紙順暢,待紙張充分進入前規後再合壓印刷,並調節好收紙牙排的叼力。因紙箱麵紙的反麵為灰底紙,平整性差,收紙和堆紙時要注意背麵粘髒,可適當增加噴粉量,並控製堆紙高度,使收紙盡量整齊。
2.與油墨有關的印刷故障
(1)油墨黏度不合適。油墨黏度太低,印刷時容易糊版,同時供水量也必須增加,在傳動中水輥也會將印版滾筒上的油墨粘回,使潤版液起髒。另外,印刷品吸收大量的水分後會產生變形彎曲,給印後加工帶來困難。而且,黏度和內聚力較低的油墨在高速印刷時還會發生離心飛墨現象,如果飛到印版上又被水輥粘回,使潤版液起髒,反過來又會引起糊版。油墨黏度太高,著墨困難,特別是網目調更是印不上去,即使加大墨量效果也不明顯,而且印刷品易發生粘連。
(2)印刷品易掉色。在印刷瓦楞紙箱麵紙時要采用高光耐磨油墨,以保證印刷圖案能夠經受得住運輸中頻繁的搬運和摩擦。在調節油墨時不要摻入汽油,因為汽油會溶解或裂解油墨中的內聚交聯物質,破壞連結料的鏈狀結構。調墨油也不能加兌太多,否則油墨中的連接料樹脂會被衝淡並與色料脫離,使色料以粉狀懸浮在紙張表麵,而油脂及其溶解的助劑都被紙張纖維吸收到紙張內部,這樣的印刷品如果直接與瓦楞貼合,在生產中容易發生刮痕或掉色現象;如果進行覆膜則會發生起泡、虛浮現象,容易脫膜;如果上光則易掉色和產生刮痕;如果壓光,光油和色料易被鋼帶粘回脫落。
(3)印刷品幹燥太慢。這與調墨有很大關係,在印刷大麵積實地時,如果油墨中的脂類太多,紙張纖維的親脂親油性就會影響助劑的揮發幹燥。而且印刷後的大麵積實地往往還需要上光,這對油墨的幹燥更為不利。另外,在高溫幹燥的季節不能過多地使用燥油,可用防黏劑代替部分燥油,並適當增加噴粉量,防止粘連,這可能會給後麵的覆膜工序帶來麻煩,但覆膜時可臨時增加除粉工序。
3.與紙張有關的印刷故障
對麵紙的質量要嚴格把關,紙張的強度、緊度、伸長率、平整度、光澤度、白度等指標在進廠時都應進行檢測,並保證符合要求。
麵紙的顏色會影響主體色的印刷效果,麵紙的塗層均勻度及壓光平整度對網目調印刷也有很大影響,容易造成平網印刷色調不一致,特別是3~6成的網目調最為敏感。
變形的紙張印刷時會產生皺褶現象,應調節車間濕度,使紙張含水量恢複平衡。彎曲的紙張輸紙比較困難,應當根據紙張彎曲程度調節鬆紙吹嘴和噴嘴的氣量,適當加大送紙毛輪的力度,保證輸紙良好。在印刷時還要注意麵紙的纖維方向應當垂直於成箱時的瓦楞方向。對於需要印兩遍的產品,印刷後應按時鬆紙,初幹後緊密打包,防止紙張變形而影響套印。
對於掉粉的紙張,可以適當降低油墨的黏度或適當減輕印刷壓力來彌補,並將圖案文字最少的版麵安排在第一色組,使紙粉、紙毛盡量在印刷第一色時被沾下來,且印刷速度不宜太快,還要勤洗橡皮布。對於有些掉粉、掉毛比較嚴重的紙張,采取印前空壓或預印一層防黏劑(加少量白墨)的辦法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問題,但在材料、能源、時間等方麵的消耗無疑會加大成本,且印後加工中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與印後加工有關的問題
印後加工的質量取決於印刷品的質量。印刷品既能充分幹燥,又平齊,不發生變形彎曲,印後加工的質量才有可靠保證。
對於需要燙印的產品,印刷時定位要準確,否則容易出現燙印移位現象。
覆膜中容易出現的問題有起泡、起皺、發暗等。印刷品油墨幹燥不良會使膜起泡,因為油墨中的有機溶劑和水分在經熱軋後會汽化逸出,剛好被膜封住,特別是覆膜速度過快時更加明顯。有的麵紙發皺,麵紙不整齊、彎曲,覆膜時會造成撕紙、起皺。另外,覆膜機矽橡膠壓力輥的磨損也會引起覆膜起皺。紙張水分大,覆膜後會發暗,對於印金產品,如果紙張水分太大,覆膜後水分更難揮發,會使金墨氧化變黑。
壓光時成品的光亮度主要取決於4個方麵:
一、是紙張的光澤度和平整度;
二、是上油量。上油量太少,壓光後的光亮度差,但上油量太多,壓光後印刷品發黃、發暗;
三、是光油的幹燥時間。光油幹燥時間不能太長,否則幹燥後壓光壓不平,或者壓不出光,但光油幹燥時間太短,光油溶劑未幹,壓光後會被鋼帶粘花,將印刷品揭毛、揭花,壓光後堆放在一起還會粘連;
四、是鋼帶的新舊。新鋼帶壓光的效果要好於舊鋼帶的壓光效果。